“失踪”一个月的75岁退伍军人陈有银,在武汉找到了!
来源:长江日报
一个多月前,失踪西安75岁老人陈有银突然不辞而别,个月家人遍寻不见几近绝望,退伍庆阳市某某洗涤用品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军人他却出现在了武汉民警面前。银武
一个动人故事也就此揭开↓↓↓
这一个月的个月时间里,陈有银带着1000元,退伍跨上自行车,军人骑行1000多公里来武汉圆梦:
“每个人都有个念想,银武我嘛,汉找就是失踪想去武汉看看长江大桥。”
带着1000元积蓄
奔向青春时的个月梦想
“同志,请问312国道咋走?”9月7日晚上11时,退伍一位胡须花白的老人推着一辆自行车来到武汉市硚口区宗关街头的汉西警务站,向值班民警问路。
9月7日,陈有银骑车在武汉看长江大桥。硚口警方提供视频监控截图
“我们这没有312国道,您要去哪?”
“我要回西安。”
老人的回答令民警大吃一惊。经了解,老人叫陈有银,75岁,家住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8月8日,他瞒着家人从家中骑车到武汉圆梦:看看“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庆阳市某某洗涤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那天,地里的棉花已采收,小麦还有1个多月才播种。中午,陈有银像往常一样下了3碗面,和妻子、孙子坐在一起吃完,然后洗了澡,换上了干净的蓝格子衬衫,从柜中拿出1000元积蓄和3套换洗的衣服,用军用雨衣包上,与装在塑料袋里的4个馒头、3瓶水一起拎到屋外,放到自行车车篓里,踢开“站架”,飞身上车,骑向村外,沿着312国道朝着自己的梦想之地武汉飞驰而去。
到武汉,看长江大桥,是埋在陈有银心里50多年的念想。
1970年,陈有银应征入伍,到河南开封空降兵某部当兵,连长黄火生是武汉人,每次提起武汉,提到武汉长江大桥,总是非常自豪。
“晓不晓得,武汉有三镇,大得很,跟上海一起并称‘大武汉、大上海’。”
“知道不,毛主席诗词中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说的就是武汉长江大桥。”
“对了,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第一桥’,火车都可以在上面走,你们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连长绘声绘色的描述,在与共和国同龄的陈有银心中埋下了“去武汉,看大桥”的种子。
陈有银的退伍军人证明书。当事人供图
5年后复员回到家乡,陈有银就被生活的重担“套住”了手脚。想要出去看武汉长江大桥的念头只能深埋心中。
转眼50多年过去了,儿女长大成了家,患病的妻子病情也逐渐好转,肩上的压力轻了,陈有银想出去看看的念头又活络了起来。
老战友一句话令他心动
“有机会要多出去看看”
2023年,陈有银领取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时他发现,同乡29个战友已“走”了十五六个,一位老战友感慨地说:“我们都是70多岁的人了,有机会要多出去看看。”
陈有银领取“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拍照留念。当事人供图
这话让陈有银动了心。可怎么去看呢,他又犯了难。
自己种田为生,赚钱不易,出去花太多钱,不舍得。思来想去,陈有银决定瞒着家人,骑自行车去武汉,这样既省钱,又可以沿途慢慢欣赏。为了避免家人阻拦,8月8日中午,陈有银没打招呼就骑自行车出了村。
外面,蓝天白云,山野连绵,蜿蜒的312国道一直通向远方。
骑车飞驰在旷野中,陈有银一口气骑了40多公里,直到进入渭南市一个三岔路口才停下。在路边找了一家面馆,他吃了两大碗面条,才心满意足找地方休息。第二天早上起来,腰腿有些酸痛,但这对干惯了农活的陈有银来说,不算事。找了一个加油站,洗漱干净,吃了一个馒头,他继续上路。
从渭南往前,就进入了华山地界,他眼前陡然高耸起来,路也变得崎岖难行。每天多则骑行五六十公里,少则三四十公里,身上酸痛了四五天,陈有银终于进入了河南境内。
陈有银当年的第一个目标,是去开封当兵。他至今仍记得50多年前在河南开封当兵的情景。
那时,风沙很大,路上行人连嘴都不敢张,一张嘴就是一嘴沙。如今所到之处,满眼是绿绿的庄稼、绿绿的树林,城内高楼林立、道路宽敞,当年的泥巴路、荒土山已看不到了。
从三门峡、郑州一路走到了开封,陈有银找到了自己的“老连队”。
“老连队”新修了营地和训练设施,令人耳目一新。他去的时候,新兵正在外面拉练,留守的战友热情地接待了他,听说他要骑行去武汉,纷纷竖起大拇指,并送了他一套新衣新鞋。
12座长江大桥
还没看完就迷了路
9月5日早上,经过1000多公里跋涉,陈有银终于到了武汉。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武汉这么大,武汉的长江大桥也不止一座,这让没有智能手机导航、出行全靠问路的他一下子蒙了。
“同志,请问长江大桥咋走?”
“武汉有12座长江大桥,你要去哪座?”
“我……要去长江大桥。”
“那前面就有一座。”
就这样,陈有银从北向南在武汉一连爬了4座长江大桥。事后,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陈有银一边回忆、一边赞叹自己在路上看到的一切。
“武汉的长江大桥太壮观了,其中一座钢架桥有5层楼高,从一头走到另一头要好半天,站在上面我看到了江里的大轮船。”
“武汉的长江大桥太漂亮了,不仅有白色的,还有红色的、蓝色的,晚上灯光亮起,美得无法形容!”
“武汉的建设太好了,我怕迷路,不敢走远,就围着长江和长江大桥看了3天。我不知道我去了哪几座长江大桥,是否去过老连长说的那一座,想找老连长问问,可复员都快50年了,彼此已断了音信。”
“这次骑行来汉,我感受很多,祖国的河山真是壮丽,祖国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
9月7日晚上11时,流连于武汉迷人的夜色,陈有银老人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只好到路边警务站向民警问路。接警民警、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宗关街派出所民警王士豪事后对记者说:“当时,老人推着一辆自行车,车把手上挂着馒头和饮料瓶,车篓里塞着雨衣等物品,脚上的鞋满是泥污,虽然皮肤黝黑、面容清瘦,但精神矍铄。”
9月7日晚11时,陈有银到武汉市硚口区宗关街派出所向民警求助。通讯员武龚萱 摄
王士豪将老人请到派出所,一边帮他联系家人,一边想办法将老人送回西安。
听到民警要送他回去,老人连忙摆手拒绝:“我是党员,手中还有400多元,可以自己骑回去,不用给国家添麻烦了。”
照顾老人吃完休息,王士豪与同事连夜与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派出所取得联系,寻找老人的家人。
9月8日凌晨1时,华胥镇派出所回复,他们找到了老人儿子陈东毅。当天上午9时,陈东毅开车从西安来武汉将老人接回了家。
9月8日,武汉民警王士豪将陈有银老人(前排中间)交到老人的儿子陈东毅(后排右1)手中。通讯员武龚萱 摄
长江大桥照片
帮老人弥补遗憾
9月11日11时25分,为感谢武汉民警帮他找回父亲,陈东毅委托在武汉的朋友到宗关街派出所,向王士豪等民警赠送锦旗。
9月11日中午,陈有银的儿子委托在汉朋友代其向武汉民警赠送锦旗。通讯员武龚萱 摄
据陈东毅说,其父不辞而别后,家人遍寻不见,于8月9日报警并发布寻人启事。眼看快1个月了,也没有任何消息,家人几近绝望,多亏武汉民警及时找到。目前,其父回家后身体状况良好。
因为身上没有智能手机,陈有银老人虽然连看了4座武汉的长江大桥,都没有拍照留念,也不知道是否去了老连长说的武汉长江大桥。
对此,陈有银老人表示:“这次骑行虽然有点远,有点累,但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值!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出去看看,还会来武汉!”
9月12日,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专门将长江日报记者拍摄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洗了1张,寄给了陈有银老人。
9月15日,陈有银老人与“大桥”合影。
9月15日,收到武汉长江大桥照片后,陈有银老人开心地让儿子帮他拍了张与“大桥”的合影。
长江日报出品
记者:陈勇 通讯员:王辉
视频:陈勇 高文举
(责任编辑:探索)
-
7月29日,理想汽车召开了史上最长的一次发布会,发布了理想品牌首款六座智能豪华SUV——理想i8,定价区间为32.18万至36.98万元。一周之后,这款车的“生命周期”已经开始自我调整。8月5日,理想 ...[详细]
-
怎么就六号了怎么就六号了怎么就六号了!知不知道新中国成立有多么艰难?多放几天假期怎么了?十一假期你通过朋友圈,可能看到有的朋友去了海边,去了音乐节,去了爬山,去了海南,去了阿勒泰,去了国外旅游,其实也 ...[详细]
-
人民军队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丨《一路守护》 来源:中国军网)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武警部队诞生在八一军旗下前进在改革 ...[详细]
-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题:科学“加奶”不犹豫 食品专家回应奶制品五大流言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 奶制品营养丰富。根据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今年4月发布的 ...[详细]
-
刚刚,多位网友向我们爆料,南师附中分班结果公布,具体班型如下:附中今年一共分为25个班 ,晓庄6个,察哈尔路 19个。统计如下:晓庄校区1个国科大, 234班为菁英班,56班为实验班察哈尔路校区: 7 ...[详细]
-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发展成就,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保障。 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供应保障基础不断夯实。 能源进口多元稳定,国 ...[详细]
-
值此国庆佳节之际,辽宁舰在大洋上再次书写了属于中国航母的新航迹。10月2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通报,称在西太平洋持续10天活动后,我辽宁舰航母编队并没有按惯例循宫古海峡或巴士海峡返回,而是转向 ...[详细]
-
据港珠澳大桥海关统计,10月5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下称“大桥口岸”)迎来客流洪峰,单日进出境车辆突破2.26万辆次,其中港澳单牌车突破1.45万辆次,两项均刷新了口岸开通以来的单日最高纪录。 ...[详细]
-
△费尔哈特·阿巴斯机场资料图) 据阿尔及利亚民防部门消息,当地时间8月5日,一架民防侦察机在该国北部吉杰勒省费尔哈特·阿巴斯机场执行训练任务时坠毁,事故导致机上4人全部遇难。官方暂未公布事故具体原因 ...[详细]
-
据伊朗官方通讯社伊通社5日消息,伊朗塞姆南省阿拉丹附近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首都德黑兰部分地区报告有震感。总台记者 倪紫慧) ...[详细]